当学生在生涯发展中遇到了自己无法跨越的问题,带着困惑来求助我们,特别是表现出迷茫、无助、沮丧、焦虑等情绪时,相信每一位职业规划师都希望能够快速、准确、高效地解决来访者提出的问题,尽快帮他走出阴霾,建立积极正向的情绪。
但是,我们常常也会遇到事与愿违的情况,比如,发现每解决一个问题,来访者马上又抛出一个新的问题,而问题绕来绕去又回到了原点,这时候帮助仿佛变成了一种“拉扯”。又或者,当规划师用尽了全身的力气,运用了各种工具,在这位来访者身上却都不见效;当提供了各种解决方案,却全都被来访者挡了回来:“是的,您说的这些都很有道理,只是……但是……不过……”这时,规划师常常会感到挫败,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做咨询工作。再或者,规划师和来访者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来访者一次又一次来到咨询室诉说自己的苦恼,抱怨着现实中的阻碍因素,却迟迟看不到他付诸任何的行动。规划师可能很困惑:来访者为什么宁可呆在痛苦中,也不愿意做出改变呢?
其实,以上这些问题,可能都源于规划师尚未真正走近来访者,深入了解其困惑,真正理解其在现实中的挣扎;而同时,这时候的来访者可能连他自己也都还未真正地理解自己,不明白导致自己困惑的根源是什么?只是被浮于表面的一些情绪羁绊着,感到难受却不知该如何解脱……
想要真正走近来访者,与其深入地探索问题,需要规划师耐下心来,倾听来访者,在充分收集信息的基础上,运用生涯理论和心理学知识帮助来访者“重新定义的问题”,探究所遇问题的实质“痛点”和“卡点”。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在大学生群体中常见的几类生涯议题,通过对其“痛点”和“卡点”的辨析,进一步明确如何通过“重新定义问题”透过表面看到真相。
为什么说有些生涯议题我们要对其进行“真伪”辨析呢?比如,当来访者说:“我很迷茫,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可能我们马上会想到用解决人职匹配问题的特质因素论来帮他做个职业定位,选用各种测评量表测测看他适合做什么?但聊到后面才发现,原来他只是和女朋友分手了,女友找了其他专业的男朋友,他开始怀疑自己,感到自己一无是处,进而产生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做什么了。这时候,“迷茫”就变成了一个伪命题,他要处理的是失恋的情绪问题,应该转介心理咨询。
因此,规划师不能只听到来访者言语呈现的信息,仅根据他“说了什么”就马上做出反应,而需要首先在心里打个问号:对面这个人到底怎么了?他遇到什么问题了?有哪些事情发生在他身上?我们首先要知道,一个表面问题有多种可能性,我们真的不知道,对面这个人是其中的哪一种可能性。
下面我们就几个典型议题来分析一下——
常见议题一:
不喜欢所学的专业,想换专业或者跨专业就业
案例:小闪同学现在正处于大一下学期阶段,就读于物理学专业,在职业规划课上老师布置了生涯人物访谈的作业。通过访谈本学院的专业课教师以及经家人介绍的其他学校的物理学老师,他发现自己心心念的“成为大学教授”的道路十分艰辛,于是想转到自认为更好就业的金融学专业去。他来到学校的职业咨询室寻求帮助,想请规划师帮他做出“要不要转专业”的决定。规划师让小闪通过北森生涯教育一体化平台做了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测试的结果“研究型I的得分非常低”。小闪说大学教授就是一种研究型的工作,自己不适合;认为自己适合做的是企业型E的工作,而金融学专业正是他理解中的“企业型工作”。在了解了他大一的学习成绩后,规划师却发现他并不符合转专业的条件,特别是高数成绩才刚刚及格。
关于“要不要换专业”这个议题,习惯性的做法可能是运用霍兰德理论,测一测这位同学的霍兰德代码,然后分析一下他的代码与所学专业之间的适配性得分,如果匹配就留下,不匹配就建议转专业。然而,一个专业的就业方向是有很多种的,大部分大学专业都能够找到霍兰德六个类型的就业方向。台湾大学的教授就曾专门开展过一项课题研究,研究在每个大学专业里不同霍兰德类型的学生可以从事的工作有哪些。所以简单看人和专业的匹配与否,对于已经进入该专业学习的大学生而言,并不是最好的做法!
遇到此类问题的学生,背后的“真问题”有多种可能性:
1、自我认知不清晰,不知道自己喜欢、适合做什么
规划师需要带其一起探究当初选择进入这个专业的原因,其过往对大学专业、未来方向的想法,“了解清楚自我的职业特质”是重点,进而找到其特质在本专业的发展路线。
2、对“本专业可以做什么”了解过少或只有局限性信息
近些年,网络上流行一些调侃大学专业的段子、漫画,大致的意思就是把大学专业简单理解为生活中容易看见的某种工作形式,比如搞地质就是挖矿,动物学就是兽医,市场营销就是推销等等。虽然有些夸张,但大学生对自己专业的认识有时候也是非常片面。表示不喜欢自己所学专业的大部分学生,其实并不了解这个专业究竟是学什么的,未来可以做什么?通过全面、深入的专业教育,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3、以不喜欢专业为由,逃避学业压力,找借口
关于不喜欢自己专业的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下他学习成绩如何,有没有付出相应的努力去学好这个专业?除了专业课,其他基础课学得如何?如果很多科目都没学好,或者还没有接触专业核心课程就开始说不喜欢这个专业,那么其实是学业压力问题,还没有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对此,逃避不是办法,即使换专业,情况也未必好转。
4、受到周围人意见的影响,从众跟风
大学生在入校后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他们能够敏锐地感知到在这个校园里哪些学科属于重点学科,哪些专业是就业的热门专业,这很容易动摇自己原来的选择,从而跟风选择“大家都看好”的方向。这时候,规划师一面要帮助其做好自我探索和职业探索,还需帮助其调整认知,建立“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才是最好的”的理念。
5、可能有其他“隐情”
比如男女朋友问题,想换到心仪对象所在的专业去,这就完全超出生涯咨询的范畴了。类似这种情况就需要在和来访者充分建立信任的基础上,充分收集信息,才能触碰到问题的真相。
6、对自己重新认识后,又舍不下已学专业
这里涉及一个“沉没成本”的问题。想跨专业考研或跨专业就业,但是觉得已经在大学学习了三至四年的时间,放弃所学专业领域太可惜。这种情况是需要在调整认知的基础上,帮助其找到可实现跨越的、现实的、可行的路径,助力其做出行动。
常见议题二:要不要考研(“二战”),还是直接就业
案例:小栩现在处于大三下学期阶段,看到同学们有的报了考研辅导班积极备考研究生,有的在申请国外留学,还有的找到实习工作后外出实习,可是自己还没有决定是该就业还是继续读书,心里十分着急。她找到职业规划师咨询,到底是考研还是就业对未来发展更有好处?现在社会上真的是高学历在发展上更有优势吗?
职业规划师询问了小栩的基本情况,她说父母都强烈建议她考研,但她害怕一次考不上又错过了秋招,“二战”考研又害怕被亲戚朋友嘲笑。问到她最近都有哪些行动时,她说自己既没有开始复习考研,也没有准备简历找实习机会,现在状态一直都不太好,除了外出上课,就是在宿舍里的床上躺着,或者刷刷小视频,她说因为自己太纠结了,才什么都不想做。
每年到了研究生考试公布成绩的时候,都会有同学面临“继续再考一年,还是就业”的问题,像这种议题的来访者往往是处在大四开学初期,甚至是大三下学期的同学。他们还没有得到考研的成绩结果,甚至还没有开始备考,就开始询问“该考研还是该就业”“第一年考不上要不要再考一年”的问题。思考这个问题,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1、主观过于焦虑,其实并未真正行动
对失败的恐惧导致无法专心投入学习,自我情绪调节能力不佳,时间管理能力较差,缺乏行动力;每天都活在“如果考研失败了怎么办”的困扰中,殊不知行动才是缓解焦虑最好的办法。规划师可以先做好共情理解,帮助其缓解情绪,然后和他一起制订一个“一周行动计划”,帮助其在尝试备考的状态后评估自己成功的概率。
2、信息不足导致的恐慌
有的同学是因为从网上得到考研人数、考研成功率等信息,又从身边人那里听说了一些学长姐的考研失败案例,就认为自己也肯定不行;有的同学,受困于有关宏观形势的一些“负面信息”无法释怀,比如疫情导致毕业生就业遇到压力,考研人数增加等;还有的同学,是听说本专业就业形势不好或者就业质量不高,就想要通过考研转换专业……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