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首发于《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杂志,略有修改——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慢就业”已经成为一种就业现实,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对于“慢就业”,有人认为它是一种新型就业观,是大学毕业生自我成长、择业观念日趋成熟的结果;还有人认为它不符合当下中国国情,是年轻人“啃老”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为了客观评估“慢就业”群体就业质量,本文将“慢就业”群体与“常规就业”群体进行区分:以每学年度6月30日为分界,在此时间点前拿到录用函(含考研、出国、合同就业)则被视为“常规就业”,其余均被视为“慢就业”。本文认为,对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的认识,应该站在更加客观和公正的立场,从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分析“慢就业”群体的就业状况,以终为始,归根溯源,摸索“慢就业”现象的因应策略。
“慢就业”群体就业滞后的原因
引发“慢就业”的原因既有主动的积极因素,又有被动的消极因素,不同的择业动机和行为能力,导致“慢就业”群体可以被细分成“主动慢就业”和“被动慢就业”两类。
积极因素:职业目标坚定
职业目标的确定是生涯发展的开始,也是最难迈出的一步。“主动慢就业”群体中有相当一批毕业生拥有坚定的职业目标,如继续升学和考公务员。他们考研的动机包括名校情结、专业兴趣和追求更高学历。一旦考研目标确定,他们就不会轻易改变方向,也不再接受其他形式的职业选择。部分家庭条件优越的毕业生会选择出国深造,为了进入好一些的国外大学,他们会重复不断刷绩点、刷雅思或托福成绩,投递大量申请材料,直到获得相对满意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这些孩子的父母对子女期望较高,但也更加尊重孩子,允许他们在一段时间内心无旁骛地脱产准备。还有一部分毕业生热衷于考公务员,不少地方公务员报名时间较晚,录取流程较为烦琐,出录用结果也较慢。虽然这批毕业生在最终的就业时点上“慢”了一步,但他们追求学历提升,期望获得理想的就业岗位并没有错。这种“慢”带有理性成分,体现了毕业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社会的宽容度。
积极因素:追求“人岗匹配”信心充足
职业心理学认为求职信心会影响到职业选择的结果。“主动慢就业”群体在判断、收集、对比就业信息方面的信心往往比“常规就业”群体要高。他们更有信心判断一种职业中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更有把握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或生活方式,这种强烈的求职信心让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甚至做出职业决定时,不会担心是对还是错。落实到就业行动,他们更有信心查找对口的用人单位信息,更有信心确定需要采取的步骤,以便成功获取理想中的职位。这说明“主动慢就业”群体在追求“人岗匹配”方面的需求更大,动力更强,信心也更足。他们能主动地、大胆地追求理想中的职业,哪怕就业时间会延长,导致比其他人“慢”一步。
消极因素:职业认知存在偏差,自我定位不清
“被动慢就业”群体普遍存在三种职业认知偏差。一是过分关注自我。自我认知需要准确而客观,过分强调自我需要会导致错误的自我定位和评估。例如,有些学生盲目报考名校,考研成绩公布后,明知与录取分数线相差悬殊,还要枉顾自身实力坚持“二战”;二是对外探索太少。具体表现为职业实践起步晚且途径单一。15-24岁是职业探索的黄金时期,这时大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职业实践活动,让职业偏好具体化。我国很多大学生在大三才开始思考职业发展的问题。他们尤其偏好以碎片化、浅平快的网络资讯为信源,殊不知没有基于切身体验和感悟的认知,往往很容易犯以偏概全的错误;三是职业选择盲从。这类毕业生的对内探索和对外探索都不充分,在职业选择上容易随大流,比如看到同寝室的同学都考研,于是自己也盲目跟风考研。
消极因素:规划和执行能力弱,职业韧性较差
“被动慢就业”群体制定计划、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弱于“常规就业”群体,主要表现在执行能力弱、可调动的资源匮乏。例如,在确定了考研目标后无法全身心投入,有时会偏离原来的路径,甚至有学生没有制定计划。还有部分学生不会主动开发和寻找就业资源,从未考虑过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职业领域的前辈交谈、想办法获得与未来工作有关的工作经验等途径。
此外,他们的职业适应能力较弱,职业韧性较差。职业韧性是指个体适应变化的职业环境甚至是不乐观或恶劣的职业环境的能力。“被动慢就业”群体在职业目标与现实情况发生冲突时,往往不能及时变更职业目标、调整职业规划。例如,首次考研成绩公布后没有及时重新定位,而是非考研之路不走;当岗位的薪资待遇与期望有落差时,找不到应对措施;当就业权益受损时,不知道利用国家政策法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鉴于此,对于不同原因造成的“慢就业”结果,高校就业指导部门需要在管理上进行分类指导。对于积极因素导致的“主动慢就业”,需要在管理上留有一定余地,既要保护学生“审慎”选择的积极性,又要做到及时掌握情况、跟踪进度,在必要时进行帮扶。对于消极因素导致的“被动慢就业”,则需要从职业价值引导、提升就业能力入手,找到提升就业质量的因应策略。
“慢就业”群体就业质量提升的因应策略
价值引导,职业目标再确认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大学生通过尽快独立来减轻家庭负担的求职动机逐步减弱,一些“95后”毕业生更愿意打着“佛系”的旗号追求精致而理想的生活,但是理想生活的获得更需要脚踏实地的付出。一味追求高薪、舒适、稳定,忽视奉献、担当、责任,换来的只会是空虚、迷惘和等待。
不少用人单位表示,现在的求职者缺少应有的敬业心和责任感,许多人对薪资待遇的评估不切实际,一味好高骛远,当薪资水平暂时达不到要求时,宁愿待业也绝不将就。这说明毕业生的职业价值观存在偏差,这也是世界观、人生观狭隘的表现。对此,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要注重对“被动慢就业”群体的职业价值引导,在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上,把个人理想和家国情怀结合起来,通过理想信念教育、爱岗敬业教育,升华他们的思想境界和认知觉悟。
例如,可以通过邀请投身西部建设、基层工作的毕业生返校交流,举办杰出校友讲座沙龙,聘请行业先锋现身说法,为这类毕业生树立标杆、开阔视野,提升他们职业目标的高度;同时,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要抓住毕业季的几个关键时点,如招聘工作启动前、考研成绩公布后,及时引导“被动慢就业”群体进行职业目标再确认,帮助他们纠正职业目标的偏差。
供需评估,增强“人岗匹配”能力
在“慢就业”群体中,既存在职业目标坚定、对求职充满信心的“主动型慢就业”群体,也存在职业认知不清、客观求职能力较差的“被动型慢就业”群体。无论哪一种类型,为了能顺利走向社会,都需要增强“人岗匹配”能力。保持动态自我评估、强化职业探索实践是增强“人岗匹配”的两个关键点,对毕业生来说,在“就业前——就业中——就业后”都要保持动态评估。毕业生在正式着手就业问题之前,要尽可能地多参与实习实践,增加社会阅历,通过加深职业探索来了解行业、专业前景,合理判断自己在就业市场中的位置。当毕业生遭遇求职或升学失败之后,不要主观臆断、意气用事,而是要静下心来认真分析,重新进行下一轮评估和规划。当毕业生在后期面临多种出路抉择之时,可以求助学校生涯辅导老师,或根据职业决策平衡单来客观分析。
对高校来说,除了加强职业咨询和就业指导的服务力度,及时公布本校学生就业类别和行业动态外,还要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指导他们“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提高认识水平。例如,建立完善的校企交流合作制度,创建实习实践基地,给在校生提供更优质的实训平台;设置“企业订单班”,让大学生从入校开始就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能够学以致用。
生涯干预,增强计划执行能力
针对“被动慢就业”群体就业能力弱/计划制定和执行不到位的现实情况,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要主动出击,协助学生制定就业搜寻工作计划,并持续跟踪辅导。有职业生涯困惑的学生先联系校内相关咨询师进行职业辅导,咨询师帮助学生发现症结所在,双方共同拟定解决方案,咨询师定期督促学生执行计划并反馈执行效果,最后评估、调整并完善解决方案,进入新的计划执行阶段。面对“被动慢就业”群体,高校要在“慢就业”的苗头出现之前,就要联合多方力量及早进行干预。
具体来说,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职业生涯教育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借课堂授课契机指导毕业生制定职业规划,在课堂外则借实习实践机会,辅导他们“执行—评估—调整”就业计划。为此,高校需要在这方面加大投入,打造一支强劲的职业辅导师资团队;高校要为就业执行能力较弱的“被动慢就业”群体建立求职或升学档案,派具备专业资质的老师“一对一”或“一对多”定期跟踪辅导;高校就业指导部门既要关心“被动慢就业”群体的就业结果,更要关心他们的就业过程,从思想状态、精神状态和学业状态着手,帮助他们由内而外“快”起来。
提高韧性,培养生涯适应能力
当前就业环境呈现职业更迭加快、机会转瞬即逝的特征,前几年炙手可热的公司往后几年可能会面临裁员倒闭,去年还缺编的岗位今年可能就爆满,一些默默无闻的行业亦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迅速崛起壮大。对此,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敏锐性,一旦外部环境改变,他们自身要能迅速执行应急预案,妥善解决问题。“慢就业”群体尤其要避免盲目自信、眼高手低、一味追求理想以致错失眼前良机的情况。为此,高校除了要传授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外,还要注意培养他们与时俱进、因时而变的生涯适应能力。良好的生涯适应能力包括生涯关注、生涯好奇、生涯控制和生涯自信四个维度。要培养这些能力,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体验多实践,逐步实现人与职业环境的交流互动,把关注点从内转向外,把自身需要与真实职场世界相结合。高校可以采用生涯团体辅导的方式,为“被动慢就业”群体打造专题系列工作坊,让他们既对未来保持好奇和关注,又能够充满自信地控制当前局面;同时,从大学生低年级开始就要循序渐进地围绕上述四个维度开展职业生涯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让他们即使站在模糊不定的人生选择面前,也能进退自如、游刃有余。
建立筛查,提早防范控制
虽然大学生职业选择往往于大四正式开始,但真正发挥决定性作用的还是此前的积累。就业过程虽然充满不确定性,但“慢就业”的职业选择还是于偶然之中存在必然。尤其是“被动慢就业”群体,他们在职业定向、职业规划、计划执行、信息搜集等指标上都明显落后于“常规就业”群体,但这些迹象往往在更早的时候就可以被甄别出来。
例如,某位学习成绩一般的同学扬言要考研,但是从历史成绩和实际行动来估计,其胜算并不大。高校要提前排摸和预判,提前介入和控制,让“被动慢就业”迹象止于萌芽,如果等到大四才开始做相关工作,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慢就业”既是一种就业现象,也是毕业生的求职心理状态,因此,高校可以利用各种职业心理测评工具来建立筛查机制,如职业价值观量表、职业效能感量表、生涯适应力量表等。对于筛查出有“慢就业”迹象的同学,高校心理咨询师、职业生涯咨询师要主动介入、查找原因、对症下药,同时做好回访记录,不断优化筛查机制。
总之,高校要重视毕业生“慢就业”现象,为这批特殊群体提供专业化、精准化、全程化的指导服务,必要时还可以出台专门的就业帮扶政策,借助全校学工、心理、就业各条战线的力量,共同应对,下好就业一盘棋。